少帅第39-40集剧情介绍
南京无情学良求和苏俄 军阀混战内战难平
苏俄军对东北军全力还击,致使满洲里沦陷,海拉尔也告失守,东北军也无力再战。学良当机立断,撇开南京政府,向苏俄请求停战谈判,接受苏方一切的条件,承诺中东铁路恢复原状。停战求和的外交请求发出后,战事骤停。这次战争让张学良深深地意识到,自郭松龄走后,他的军队便已经没了军队的样子。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中国军阀内战再次陷入混乱。阎锡山广泛联络白崇禧的桂系军队、张发奎的粤系军队、冯玉祥西北军以及汪精卫的改组派,各方形成同盟,企图另立政府,与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形成对立。双方的军队实力旗鼓相当,学良的三十万东北军就成了最大的筹码。他们都知道,谁能争取到张学良的东北军,谁就是赢家。争取到学良这个年轻人,就是当前的国策。
因此,双方都极力拉拢学良,但是张学良却保持中立,谁也不得罪。奉天帅府每天排满了各方来使,就连奉天各家高级旅馆也被挤爆。学良则咬紧了一条“息内争御外侮,劝和不劝争”的原则与各派来使周旋。
南京方面派了吴铁城当说客,吴铁城在更名为沈阳的奉天城一掷千金,拉拢人心。他一口气买下了东北军兵工厂价值五百万的枪支,五万块拍下于凤至起价一万块的亲绣手绢。诸如此类,学良十分清楚他是来送钱了,但他还是拒绝参与内战,对双方的态度都一样坚决。
蒋介石的幕僚认为应当给学良加大筹码,蒋公犹豫不决,适逢冯玉祥的骑兵偷袭商丘机场,蒋公于是决定任命学良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却被学良以东北正在加紧经济建设自己无暇抽身为由拒绝。但事实上,学良有些动心,他私下致电张老作相,询问是否就职副司令。张老作相毫不犹豫地让他不要掺和,就冲中东路事件时南京的表现,就不值得东北军为空壳头衔白跑一趟。
如今战事吃紧,面对学良的按兵不动,蒋介石着急了,他批了巨款并亲书两封,直接对驻扎在山海关的于学忠及其部署实行策反,要他们举兵向西判张投蒋。于学忠无意反叛,但他手下二十三旅旅长马廷福却坐不住,甚至主动请缨要实行调度把部队带往西边。于学忠以缓兵之计稳住了他,随后给学良打了电话。
得到这个消息后,学良亲自给马廷福打了电话,以到北戴河参加军事会议为由控制住了他的部队。
学良出兵调停内战 “九一八”导火索起
阎锡山宣布就任国民政府主席,将张学良列入七名政府委员之一,学良当即让王树翰通知新闻界,声明自己与这个政府毫无瓜葛。与此同时,蒋介石加大了筹码,承诺如果东北出兵,他将与学良平分天下,黄河以北之事全权交与张学良处理。学良开始思考起各方人士的意见,如果阎锡山方面赢得战争,那中国将陷入内战,永无统一之日。
郭松龄也曾告诉过学良,中国缺的就是一个杰出的领袖。蒋介石是领袖,虽然他不够杰出,但至少他主张国内统一,学良思前想后,召开军事会议企图说服张老作相等人同意武力入关调停,帮着蒋介石停止内战,完成国家统一。可东北的老人们大多赞成张老作相的意见,中原大战听其自然演变,东北不作左右袒。张学良因此大发雷霆,辞职不干,张老作相只好妥协,同意出兵关内。
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一纸和平通电发出,东北军再度入关,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随之即将结束,学良也在不久后宣誓就任中华民国副司令。
1931年6月,日本参谋部大尉中村震太郎及其三个部下,奉关东军之命装扮成日本农业研究学者潜入海拉尔、洮南地区,搜集兴安屯垦区的军事情报,被当地驻防的守备三团的巡逻官兵抓获。守备三团团长关玉衡秘密组成军事法庭,经审讯,中村等人的间谍罪证据确凿。关玉衡按国际法规定,当即处死了四名间谍。
学良得到消息后,吩咐手下封锁消息。但日本方面早就已经找到了证据,决定借题发挥。为了一举攻破东北,日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算把东北军牢牢地锁在关内。辽宁警务处长黄显声接到风声,发现了日本方面的秘密举动。辽宁省张臧式毅嘱咐黄显声到北平医院向正在休养身子的学良报告。
与此同时,日本开始煽动武力解决满蒙问题,整个日本一片疯狂。学良致电南京政府询问办法,可蒋介石却沿用了一九二八年济南事件的卧薪尝胆策略,让东北就算面对日本的炮轰也应予以不抵抗。
中村事件最终成为了日本发动“九一八”的导火索,但现在的学良远没有这样的先见之明。他吸取日俄战争的教训,认为两国交战不是小事,绝不可轻启战端,嘱咐部下,不管日本人如何挑衅,都尽量避免冲突,以防事态扩大。(剧情呢原创剧情,转载请注明出处!)
剧情呢-寻剧小能手!好看的电视剧剧情分享www.btdi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