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36445 与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 相关的结果,耗时38 ms
标签:日本,思想史,丸山真男,政治学,日本研究,政治,日本史,历史,
原作名:
作者:丸山真男
出版年月:2020-02-20 …
页数: 324页
最新访问:2020-03-08 …
网友评分: 8.8
经典好书《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读书内容简介: 《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致力于寻找日本思想史自身的现代性资源,从而打破日本的近代化是由西方引起、日本的近代性思想也是西方影响的产物的通说。同时,在朱子学被视为封建腐朽的意识形态的日本学术界,丸山真男的这种新鲜的视角无疑为审视朱子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作者简介
详情
标签:论文集,行政学,日本政治,政治史,
原作名:
作者:辻清明
出版年月:2020-02-20 …
页数:None页
最新访问:2020-03-08 …
网友评分:
经典好书《日本官僚制の研究》读书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详情
标签:日本,政治学,辻清明,官僚机构,日本研究,官僚,近代日本制度,行政-组织-政策-治理,
原作名:
作者:辻清明
出版年月:2020-02-20 …
页数: 327页
最新访问:2020-03-08 …
网友评分: 7.3
经典好书《日本官僚制研究》读书内容简介:更換了出版社,由東京大學出版會出版,值此之際,我增補了若干論文。 增補的是前篇的第四、第五薷論文和後篇的第三、第七篇論文。 本書書名之所以變為新版,主要就是基於這一原因。 發表這些論文的日期和雜志、著作如下:前篇的第四篇論文是昭和40年(1965年)...
详情
标签:思想史,日本,日本史,日本思想史,新法家,韓東育,日本学,近世,
原作名:
作者:韩东育
出版年月:2020-02-20 …
页数: 413页
最新访问:2020-03-15 …
网友评分: 8.4
经典好书《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读书内容简介:是中日思想史比较研究领域的主流话语。然而实际上,就观念形态的主调而言, 日本的近代化自始至终是一个“脱儒”的过程。重要的是,这种脱却变化并非来自海外刺激,而是文化内视——对先秦实学思想的再诠释的结果。该结果刚好体现在明治维新前江户思想所发生的“脱儒入...
详情
标签:日本汉学,历史,海外中国研究,日本,中国历史,中国古代史,海外汉学,汉学,
原作名:
作者:刘俊文 主编
出版年月:2020-02-20 …
页数: 242页
最新访问:2020-03-20 …
网友评分: 9.5
经典好书《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读书内容简介: 本书是第一部全面和系统地向中国学术界介绍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成就的学术论著汉译选集,分十卷出版。本卷为通论卷,收入8篇论文,内容包括从古代传说、民族发展、南北文化以及历史时期划分等方面。作者简介
详情
标签:日本汉学,海外中国研究,文献学,日本,历史,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域外汉籍研究,清史,
原作名:
作者:[日] 大庭修
出版年月:2020-02-20 …
页数: 620页
最新访问:2020-08-10 …
网友评分: 7.5
经典好书《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读书内容简介:制史、中国简牍学、中日交流史著名学者。曾任关西大学文学部教授,文学部长,皇学馆大学教授、校长,大阪府近飞鸟博物馆馆长,兼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帛研究中心研究员、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79年他凭借着对中国秦汉...
详情
标签:
原作名:
作者:楊儒賓
出版年月:2020-02-20 …
页数: 448页
最新访问:2020-09-22 …
网友评分:
经典好书《日本漢学研究初探》读书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详情
标签:科学史,海外中国研究,日本汉学,历史,汉学,日本,中国史,科学,
原作名:
作者:刘俊
出版年月:2020-02-20 …
页数: 330页
最新访问:2020-10-01 …
网友评分:
经典好书《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第十卷 科学技术》读书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详情
标签:魏晋南北朝,海外中国研究,日本汉学,历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日本,隋唐,
原作名:
作者:刘俊文 主编
出版年月:2020-02-20 …
页数: 720页
最新访问:2020-10-19 …
网友评分: 9.2
经典好书《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读书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详情
标签:日本汉学,宋史,历史,海外中国研究,日本东洋学,元史,史学,宋,
原作名:
作者:刘俊文
出版年月:2020-02-20 …
页数: 679页
最新访问:2020-10-26 …
网友评分: 8.9
经典好书《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第五卷 五代宋元》读书内容简介: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5卷)》共收论文16篇,其内容涉及五代、宋、辽、金、元的官僚制度、土地制度、经济制度、州县制度、科举制度、宋代的官僚制和大土地占有等等。作者简介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