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品生活读书介绍
类别 | 页数 | 译者 | 网友评分 | 年代 | 出版社 |
---|---|---|---|---|---|
书籍 | 220页 | 8.2 | 2020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定价 | 出版日期 | 最近访问 | 访问指数 |
---|---|---|---|
HK$ 90.00 | 2020-02-20 … | 2020-05-31 … | 1 |
本書一系列田野考察呈現和講述在經濟迅速發展之下、北京城鄉廢品從業者的生活世界,並將垃圾視作參與社會政治關係的物質,審視它如何有機地參與在中國的轉型社會過程:階層斷裂、政策壁壘、城鄉經濟文化差異、農民工流動性和城鄉隔閡,糾纏在一起。
此書另闢蹊徑,帶你進入「垃圾」的世界;作為人文關懷和學術思考的結合,是對現代的、消費的大城市生活的絕佳反思,深刻而富有趣味。
——陳冠中,作家
「收廢品的人」是都市生活中的「隱形人」。人們天天看見他們,但又似乎從來看不見他們。《廢品生活》引領我們去端詳凝視這些人──不僅僅是去發掘他們的卑微與掙扎,更是去發現他們如何在卑微與掙扎構建自尊和「意義」,以此捍衛人之為人的完整。富有同情但不煽情,好看但不失學理,是一部理解當代中國的人類學力作。
——劉瑜,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
買買買,也是丢丢丢。嘉明與劼穎的《廢品生活》是一部描繪廢品與人的民族誌,也是一幅「人類世」(anthropocene)的山水畫,揭示垃圾並非中國經濟奇跡的廢渣或副產品,反而是現代生產方式的核心,所謂垃圾圍城,垃圾就是當代生活的隱喻。作者以人類學家的眼光,以物觀我,以微知著,從廢品出發,觀照中國的盛世背後,社會的建構重組,空間的流轉變幻,百姓的得失尋覓。
——盧思騁,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總幹事
在香港做垃圾研究,對象除了消費者、賣力的清潔工,還有經常被遺忘的拾荒者。拾荒大軍有多浩蕩?說不準三萬、四萬都有人說過;他們究竟是誰,過問的人不多,只留下僂背彎腰的長者和弱勢者的綜合印象。拾荒者把半隻腳踏進堆填墳場的可回收物拯救出來,是名副其實的環保先鋒,他們往往成就了功勳卻無人記起。感謝作者為這些減廢朋友填補一筆空白。
——朱漢強,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作者简介胡嘉明,香港中文大學文化與宗教研究系助理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文化人類學系博士畢業。研究興趣為當代中國的國家、社會、文化、資本的交叉博弈關係。研究專著為Reinventing Chinese Tradition: Cultural Politics of Late Socialism(2015),論文刊登於主要期刊Modern China、The China Journal、Ethnology等。
張劼穎,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助理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博士,研究領域為環境人類學、廢棄物、社會運動和科學技術社會研究(STS)。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曾發表出版物包括《搖滾節》、《垃圾從業者的工作、生活和主體性》、《中國高速城市化和消費社會背景下的垃圾問題》;譯作《如何做質性研究》。
剧情呢,免费看分享剧情、挑选影视作品、精选好书简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