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時間读书介绍
类别 | 页数 | 译者 | 网友评分 | 年代 | 出版社 |
---|---|---|---|---|---|
书籍 | 316页 | 2021 | 崧燁文化 |
定价 | 出版日期 | 最近访问 | 访问指数 |
---|---|---|---|
2021-08-01 … | 2021-11-28 … | 85 |
康德沒能進一步前進到《存在與時間》之中,
但他依然是將時間和存在聯繫起來進行思考的唯一一人。
海德格爾對康德哲學的解釋與他本人思想的轉向有何關聯?
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與《康德書》中的計畫沒有必然的關聯?
海德格爾為何要在出版《存在與時間》後解釋康德為何出版《康德書》?
|海德格爾的現象學方法
海德格爾的現象學從他哲學的真正「起源」處就已經是一種「解釋學的現象學」了,但它實質上和《存在與時間》中對此在進行的生存—存在論分析是一體的。
就它作為一種方法而言,海德格爾指出,方法包含三個環節:
(一)現象學的還原
(二)現象學的建構
(三)現象學的解構。
|感性和知性的溝通如何可能呢?
海德格爾尤其注重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在這第一版中,康德指出,感性和知性的溝通之所以可能,是因為在二者之間還有第三種能力,即先驗想像力。想像力一方面將感性直覺接受的雜多帶給知性範疇,另一方面將知性範疇帶向感性雜多,從而形成經驗現象,先驗圖型在這個過程中造成了巨大作用。海德格爾抓住了此點,他認為,當康德走到這一步的時候,其實已經踏上了通往《存在與時間》的道路了,並因此是向著他的基始存在論走得最近的一人。
|從現象學的角度看,康德哲學的視角缺陷
(一)康德始終從笛卡爾哲學的立場上去思考「我」,從而把「我」領會為一種主體意義上的實體。而沒能從「生存」的角度去理解「我」。
(二)康德沒有意識到主體的主體性所具有的超越性。在海德格爾看來,超越內在於此在的存在之中。而此在的超越總是向著世界的超越。
(三)康德不僅忽略了此在的超越本性,還忽略了世界現象。因此便沒能把握到人的存在即此在的生存—存在論建制。
(四)與前述三點相關,康德依然從近代哲學的立場上去理解時間,因此便把時間理解成是一種均勻流逝的、前後相繼的線性時間,沒有認識到本真的時間是「綻出」的。
本書特色
具體地梳理了海德格爾對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進行現象學解釋的具體思路和步驟,展示了他是怎樣一步步地將作為形而上學奠基之關鍵的源始的時間呈現出來的,也呈現了他對康德的現象學解釋在他思想轉向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潘兆雲
七年級生,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德國古典哲學、現象學和政治哲學。發表論文四篇,出版譯著一本,譯本五篇。
剧情呢,免费看分享剧情、挑选影视作品、精选好书简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