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于竹帛读书介绍
类别 | 页数 | 译者 | 网友评分 | 年代 | 出版社 |
---|---|---|---|---|---|
书籍 | 408页 | 2022 |
定价 | 出版日期 | 最近访问 | 访问指数 |
---|---|---|---|
78.00元 | 2022-11-01 … | 2023-01-04 … | 91 |
★李约瑟、许倬云、李学勤、沈津、夏含夷推荐
★生动诠释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经典之作
★百年来中国图书出版史上最重要的书史著作之一
★中国文化史、古文字学、书籍史的入门必读书
★问世六十年,四次增订再版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书籍和文字记录的多彩多姿、源远流长,是中国民族精神之所寄,也是世界文明中特有的奇迹。”
本书是对印刷发明以前中国古代文字记录及其载体的系统性综合研究,上起殷商,今日所见最早的中国文字,下迄唐初(公元700年左右),印刷术的发轫时期,揭示了中国文字记录的丰富、延续和普遍性是世界文化史上所独具的特色。第一章,讨论中国古代文字记录的特色和重要性,及其演进的社会背景和学术因素。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叙述各个时代的主要文字载体,包括甲骨、青铜、陶器、玉石、简牍、缣帛和纸卷,详细讨论其内容、书体、制度及其特质。第八章讨论各种书写工具的形式和演变。第九章,总结以上各章所述要点,以通俗语言做概括性的阐释。本书的重点在考察铭刻和书籍之起源及其形体的演变,如材料、形式、技术、方法等。各种书写材料,都分别根据考古学和文献上的资料,详细研讨。
编辑推荐
★生动诠释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经典之作
中国古代的书籍和文字记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代表。本书以广征博引的资料、贯通中西的视野、精深通达的史识、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中国文字记录从殷商至唐初刻于甲骨、镂于金石、书于竹帛、写于纸卷的发展过程、载体特点、内容特色、技术方法和性质作用,揭示了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其延续、多产和广被性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没有其他文字记录可以相比”,生动诠释了中华文化继继绳绳,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成为“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文化整体”的独特精神标识。
★百年来中国图书出版史上最重要的书史著作之一
本书突破传统文字学、版本学、文献学研究范式,综合运用古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研究方法,系统介绍了印刷发明前中国文字的书写、材料,记载与编排方式,书籍制作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后来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中国书籍制度的影响,填补了中外学界关于中国印刷发明前文字记录研究的空白。沈津先生誉之为“百年来中国图书出版史上最重要的书史著作之一”。
★撰写、增订、修订历六十年,是学术论著从内容到形式的经典范本,为中国文化史、古文字学、书籍史的入门必读书
李零教授言:“钱存训,以一书名世,曰《书于竹帛》。”
此书于1947年开始撰写,1957年完成博士论文,1962年英文初版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综合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考古发现成果。之后四次增订,直至2006年,加入最新的文献研究和20世纪下半叶的考古发现成果。
本书博大精深,贯通中西,结构严谨,资料详实,见解独到,深入浅出,要言不烦。如古代图书分类法的中西比较、《纸卷》一章诸节、文字书写的直行与横向,以及象形、表意与拼音文字的比较等,均涉中西,彰显了中华文化之伟大。
本书研究颇多上升至理论性、规律性和哲理性的问题。如指出中国文字记录具有持久性和延续性、普遍性和广被性、丰富和多产三大特点;总结了书写材料的类别、古代文献的传承、中国书籍的起源和发展、书写和复制技术、中国文字书写的顺序等的发展和演变规律。特别是指出,虽然印刷术和计算机时代书籍产量增加,但“还没有产生一部著作,其体例、规模和创见能超越二千年前‘书于竹帛’上的某些经典……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载体的方式,其间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这是值得我们继续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
★问世一甲子,历久弥新,呈现研究全貌的六十周年纪念版
六十周年纪念版,根据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增订再版本,收入了之前各中文本未收的夏含夷所撰后序《1960年以来中国古文字学的发展》,以及《重大考古发现(1899—2000)》《中国文化、书籍与文字记录年表》两个附录和参考文献,特别是参考文献汇集了20世纪考古发现和中外文献研究成果,以此可见钱存训先生为学之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并可作读者“为学之门径”。
书前刊印钱存训的博士论文扉页,1960年芝加哥大学霍华德·文格(Howard W. Winger)教授、顾立雅(Herrlee G. Creel)教授向著名出版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卡罗尔·G. 鲍恩(Carroll G. Bowen)先生推荐出版钱存训先生博士论文的信函,以及1961年哈佛大学杨联陞(Lien-sheng Yang)教授关于出版此书的审稿意见。
名家推荐
这一部值得钦佩的专著,范围包括了人类传播思想和经验的各种铭文及其技术,纸的发明和改进及其运用于书写,直到印刷术发明为止。从本书的性质与分量来看,显然是卡特的经典之作《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一书的姊妹篇。我们可以断言,钱著和卡特的名著完全可以媲美而并驾齐驱。……钱氏和卡特一样,全书行文清晰利落、要言不烦,是写作的典范。
——李约瑟(Joseph Needham,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著者)
存训先生这部大著,体大思精,牵涉中国全部书写及铭刻的起源和演变,十分重要。——劳榦(历史学家、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
这书是西文著述中至今唯一有系统介绍印刷发明前中国文字记载方式的书籍,可说凡是中国先民曾经著过一笔一划的东西莫不讨论到了。……这书以印刷术之发明为断代标准,是一个真知灼见的决定。
——许倬云(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誉退休教授)
钱先生特别标举“中国文字记录的一个重大特点,便是它独有的持久性和延续性。这一特点使得世界上一个有创造性的远古文化,得以继继绳绳,绵延至今。中国文字……超越了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限制,团结了中华民族,更造成了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文化整体”。我相信,凡是读过《书于竹帛》的人,都会被这一意义重大的论断所感动。尤其是我们中国人,不可把这部书看成堆积饾饤的材料书,更要仔细体会作者融贯于全书篇章中的根本精神。
——李学勤(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清华大学资深教授)
钱先生的《书于竹帛》是百年来中国图书出版史上最为重要的书史著作之一。此书经过不断修订,多次再版,版次之多当推为首列,也可见此书的学术价值,以及受读者欢迎的程度,喻之为畅销书也不为过。
——沈津(当代版本目录学家)
钱存训教授的这部《书于竹帛》今日已成为经典型的著作。……可以鼓舞所有对此极富魔力的领域仍相当生疏的人,进入这一园地来加以探究。
——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美国汉学家、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
《中国古代书史》体大思精,资料丰富,结构谨严,章与章之间像有机体般地凝成一体,但分开来读,每章都可以满足读者对于某一方面知识的要求。作者根据古籍资料,除必须引用原文之外,辄用自己的文字再表达出来,使它与全文打成一片,那些考古上的资料也能娓娓道出,令读者不感枯燥。我认为这是一本学术价值很高,而能做到深入浅出的好书。
——李棪(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中国的文化,就是汉字的文化。
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最多人使用的文字,是汉字!在最广大地域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被使用最长久(3000多年)的文字,是汉字!表现最多种语言的文字,是汉字!蕴藏书籍最丰富的文字,也是汉字!
这部著述,它不仅引用文献与实物对证,追源出土最古书写的文物,也追寻其后各时代汉字流变之踪迹,直到印刷术出现之前夕为止。可以说这是一部由殷墟到敦煌这重要时代整个汉字书写的全部历史。
这部书可说是继续成长的一部幸运的书,也可说是蕴含生命的书。
——平冈武夫(日本京都大学荣誉教授)
作者简介钱存训(1910—2015),字公垂,号宜叔。北美最具影响力的东亚研究图书馆学家,享誉世界的中国书籍史、印刷史专家。
1910年出生于江苏泰县(今泰州市)的书香世家。青少年时代接受新式教育,思想进步,曾从军参加北伐。1927年入金陵大学攻读历史学、图书馆学,从此与图书馆事业结缘。1931年任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代理馆长。193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1937年任北平图书馆南京分馆(工程参考图书馆)主任,1938年转任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主任。抗战期间始终坚守在上海,守护南迁古籍善本,并冒生命危险寄存美国国会图书馆。1947年至1978年,任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馆长,将该馆建设成北美最重要的东亚研究图书馆之一。
先后用中、英文发表专著、论文等170余种,范围涉及图书馆学、目录学、书籍史、印刷史、中外文化交流、历史、传记等。所著《书于竹帛:中国古代...
剧情呢,免费看分享剧情、挑选影视作品、精选好书简介分享。